就没他不会的。
\n
就这应该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才。
\n
但是,在霍海的影响下,儿宽的整个发迹史,断在了第一环。
\n
他在太学,是孔安国的弟子没错,但是孔安国自己都没被重用,他又怎么可能被刘彻看中?而且霍海不小心把太学考试实验,甚至把举孝廉都搞没了。
\n
自然也没有儿宽这个科举考试诞生之前就通过科举考试为官的第一人的励志故事了。
\n
而现在霍海长安县少尉这个活儿,拥有了霍海又有他什么事儿?他未来自然也不可能京兆尹。
\n
没有管理民生,他自然没可能在刘彻前表现出任何的治吏天赋,自然不可能位列三公,自然没可能一路升迁。
\n
不过,儿宽走了另外一条路。
\n
他是鲁国人,准确的说是千乘人。
\n
千乘,就是兵圣孙武的故乡,也就是后世的莱州湾。
\n
在意识到太学的学生很难能直接为官后,儿宽是第一个跑去读大学的。
\n
现在的所谓大学,就是本身已经学过读书认字的儒、法、黄老道等人,去学习简体字和普通话的地方。
\n
儿宽很被他老师看中。
\n
主要是这人故乡就透着邪性。
\n
人那个地方能出个姓孙的武圣,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再出一个姓儿的牛人?
\n
再说人姓儿,比姓孙的高一辈,搞不好是武圣孙武的超级加倍版本。
\n
于是,本来就因为行为艺术很出名的儿宽,在大学也成为了学习典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