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多少次了。”
\n
刘彻点头。
\n
司马相如:“但是,整个过程中,提出井渠法原型方案的工人,拿出为这个新方案服务的可行性技术的工人,都只是受到了庄熊罴的口头嘉奖,然后他把这技术写进了奏章报告给陛下,但陛下让庄熊罴来了长安进行系统的学习,由霍大人的研究院进行教导。”
\n
“霍大人才提出,把这几个工人都招收到研究院学习,并且给他们嘉奖。”
\n
群臣并没有听懂司马相如的意思,倒是刘彻已经听懂了:“你说详细一点,这个事情和私营官营有什么关系。”
\n
司马相如拱手:“如果是官营,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技术,谁能受到嘉奖,就要看有资格给陛下递奏章的官员心黑不黑了。”
\n
“他如果是个好人,那就会把功劳簿写明白,陛下才能嘉奖到真正的技术发明人。”
\n
“他如果把这些东西据为己有,那他升官发财,而真正的技术发明人依旧是那个苦工,徭役,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n
“如果是这样,又有几个人有心思去研究新技术呢?更何况大多数时候,官营项目,管理者对下人是欺压状态的,下面的人为了欺压自己的人升官发财,努力的去研究新技术,这……现实吗?”
\n
张欧反驳:“司马大人,此话我不认同,不识字的工人,能搞出多少技术?再说了,官营就不能研究技术吗?官营照样可以拿出固定的钱作为技术研究投入。”
\n
司马相如:“人家工人只是不识字,不是笨。识不识字,对于研究科学技术有区别吗?又不是专门进研究院进修过科学研究。所谓的认识雅言,对于技术研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除非学的是数科、天文、地理。”
\n
“再说了,一个项目里,官员才几个人,工人是多少人?官员能发明新技术的概率高,还是工人发明新技术的概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