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安的原因有三。
一是华文博认为王少安是位英明仁慈的主公,可以投靠。
二是他华文博没有过多的选择,因为他与华文乐的关系太过敏感,相当于政审不过关,当时唯有王少安这么一个选项可供他选择。
三就是他为了能在伍远穷途末路时,能拉华文乐一把,他不在意伍远,也不在意什么石老、宁敏才之流,但却对他的兄长华文乐很上心。
不然他大可置身度外,不需要下场,因为在当时投靠王少安,要面临的未知因素太多,他得赌王少安不会在意他跟华文乐的关系,还得赌,王少安会因为看重他,愿意为了他,而承担这种会被扣上勾结叛军的风险。
而王少安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选择在这时候,主动将赵罡与麾下的轻骑,全部交给他,这都是当初两人煮茶谈心,所得到的结果。
当初两人坦诚相待,王少安知道了他身份的尴尬,但也毫不犹豫的选择接纳他,知道了他与华文乐情深义重,也没有犹豫的选择在这种关键时候帮他一把。
可以说王少安能为他做的都做了,但却也仅限于此了,等到两军相遇时,王少安必定不会留手,不然也不会让华文博提前出发,过来寻找华文乐。
这都是两人心照不宣下达成的默契,而现在见华文乐不说话,华文博心中难免涌出一股躁意,声音也不由得加大了许多,朝着他喊道
“你还在犹豫什么?你都为他做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不够吗?他伍远看不清局势,你也看不透了吗?你们已经输了,为自己找条退路又不丢人,你到底还在坚持什么?”
华文乐脸上仍挂着淡定的笑容,朝他回应道
“为了坚持心中的道义,伍远未曾薄待于我,他将身后之事全然托付于我,那我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