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放的,本着优待俘虏的心,张宁宣告了对这些人的最终判决。
这是她经过两日的时间,精心撰写的《优待俘虏及改造》政策,也是“依法治国”的开始。
“踏踏踏。”
张宁带着十几名精锐的护卫,刚刚来到俘虏营,汉军士卒们便如山峰倒塌般拜倒在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参见圣女!”
张宁这些日子并没有虐待他们,相反没有处罚,甚至是按照黄巾士卒的伙食标准供应着,做到一视同仁。
优待俘虏的政策,可是后世的革命先辈所留下的经验。
不是仁慈,而是一种深远的战略。
不光要在肉体上折服他们,在精神上也得压倒他们。
当敌军知道,不投降会死,投降反而能获得优待,即便是外族的人,亦会趋之若鹜。
这也是她为什么将尸体筑成京观,而俘虏却受到优待的原因。
“都起来吧。”张宁没有太多的废话,只是看着他们,“汝等可知,吾为何不将你们斩首示众?”
正常来说,战败的军士不是被杀,就是变成俘虏,若是有妇孺的话,后果更不堪设想。
张宁的举动,让这些不畏惧死亡的士卒们,心里的防线却是逐渐打开了。
过去被灌输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仿佛变得一文不值。
汉军士卒们站起,有些人面带感激之色,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圣女,我等知错了,求圣女给我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吧。”
“我们过去都是被朝廷强制征召从军,将军们也不把我们当人。
可是来山里的这些日子,我们终于明白,我们与他们,是一样的人!”
“我等在大汉,除了征战之时,就是在豪绅田庄里做工,一年到头,家里也吃不饱饭。
这次看到圣女宽厚仁慈,我等都愿意追随圣女,这条命愿为圣女驱驰……”
在古代,打骂军士是常有的事,对于上级军官来说,下面的士卒也不算人,而是作为一种随时可以补充的耗材。
比如作为蜀汉“五虎”之一的张飞,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三国志张飞传》: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
因此,张宁的举措在这个时代对于他们是极为震撼的。
“好。”张宁微笑着,目光扫过所有人,“汝等既然已经知罪,吾亦不会加重处罚尔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