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供销社
供销社就座落在这条老街的中段。一栋八九间屋子相连的平房,它的斜对面就是县城唯一的国营饭店。
其实,这个年代很难保障。
仅有的一间房,前为柜台,后有货架,老马家的一位寡妇婶娘就是售货员,还有队长小儿媳定点到公社供销社进货。
而现在眼前挤满顾客的供销社,门口还挂着百货商店四个大字,这到底是供销社还是百货商店?
被她爹抱在怀里,她好奇地打量着方方正正的木质柜子,还有那柜台里放的挤挤挨挨的各种商品。
民间有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
据说售货员,不是一般人能当的。除了一个月有24块工资,还时常能买到内部商品,因而通常都是关系户,还得懂知识的青年。
“闺女,想要啥跟爹说,爹给你买。”关有寿说完不忘叮嘱一句关天佑,“儿子,你也是,想要啥跟你娘说。”
关有寿挤到柜台买了一根红头绳塞到女儿手上,又挤到一边用糖票买了一斤红糖和一斤没带糖纸包装的散糖。
“不行,有拍花子。”
“哈哈哈,我闺女咋这么聪明呢。”关有寿见她扭着身子要下来,“行,爹带你们去角落,记得遇上事儿喊爹埃”
“妹妹,糖甜吧?”
“回头藏好了,咱谁也不给。”
关天佑含在嘴里不舍地舔了舔,眼神直瞄进出大门口的行人手上东西,又瞄了瞄最左边的一排排柜台。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我和妹妹也是在等大人。小哥哥,你是县城里的人吗?”
“出了门在隔壁。”小男孩指了指右侧,“还收草绳子,十个结一分钱。”
“你们哪儿的?”
小男孩摇了摇头。
关平安扭头看向外面,又看了看人群里的父母,她倒是想去隔壁逛一逛,不知都收购些什么?
小男孩瞥了他一眼,坐到地上从口袋内拿出一本小人书,羡慕得关天佑一手松开妹妹,往他身边一坐,扒近小脑袋。
“书店。”
“一毛五。”
一毛五确实贵了点。
玉米面窝头大饼子,喝的是大碴子粥,这已经是好日子,一年里大半日子还是菜团子和野菜粥。
“咋啦?”关有寿拉着媳妇挤出人群,走向角落就见到俩孩子闷闷不乐,担忧地扫了扫周围。
“爹,咱们还去那边不?”
越往左边走,商品越是贵重,从热水瓶、搪瓷脸盆、铁锅到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还有摆在那的自行车。
一块上海手表就要120块,更不要说他媳妇一直眼红队长家的缝纫机,看来他还得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