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燕国的突然转向,对于隐家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隐家失去了这么一块大肥肉,没落是注定了的。
当然,隐家没落是肯定,但是还不至于一蹶不振,直接灭亡的地步。
燕国只是把隐家赶走了,并不是说燕国把隐家的人都杀了,燕国过河拆桥已经够过分了,如果还敢追杀隐家,就连墨家也要思考要不要合作了。
不管怎么说,隐家还是有一位贤公存在的,虽然不是巨子,倒也是定海神针。
没有了燕国这个大市场,只能去其他小国家发展了。
而且隐家衰落,可能燕国看不上他们。但是对于一些小国来说,隐家依旧是不可高攀的存在。
只要他们愿意,有大把的小国愿意接受隐家的。
但是现在小国市场,也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没有瓜分的小国,例如提前的炎国,一般都在边境地区,靠近异族领地。
再加上现在天下不太平,小国也不太安全。
隐家想要获得燕国这种大市场是很难很难了,所以说隐家的没落是注定了的。
以后可能只有一些小国,还能听到隐家的消息,大国肯定是没有机会了。
“隐家离开了燕国,如今在哪里呢?”
“这不清楚,估计经过这件事之后,隐家也要思考,要不要把所有的底蕴,都寄托在一个国家上面了。
就像这次的燕国事件,隐家一直都在燕国发展,从未离开过燕国,不像其他的百家,都十分的分散。
以至于燕国驱赶以后,他们连备用的落脚地都没有。”
隐家不是不想把风险分散,实际上是做不到。
隐家只是百家中的三流,没有儒家,墨家这样的底气。
那些一流的大家,是人家求着他们进入,所以儒家,墨家这样的大家十分分散,几乎很多国家都有他们的人。
这就是大家的底气,有谈判的筹码。
但是隐家没有这样的筹码,更没有和燕国谈条件的底气。
一个三流小家,占据了这么大一块肥肉,是谁不眼红啊,谁不想过来吃块肉。
为了守住这块肥肉,隐家只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燕国上面,来全力保住这块肥肉。
同时是他们求着燕国的,这件事燕国占据主动权。
希望以只为燕国服务,来换取燕国的支持,就是一心只在燕国奉献,不去其他国家传学为忠诚条件,换取燕国承认隐家是燕国的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