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炎国虽小,但也是个国啊,效忠大王是最优选择。实在不行,才去退而求其次,投靠那些愿意用自己的贵族或者大臣,成为臣子的臣。
这还不行的话,那就只能继续游历,到处宣扬学说,到处行侠仗义了。
其中儒家就是大家,因为人家提出的学说,一般都比较适合统治者,甚至为了统治者改变自己的一些观点理论,兼容并蓄,让自己去适应统治者,而不是让统治者适应自己。
也有一些学说比较死板,不愿意因为统治者的喜好改变,从而就造成传播困难,被称作小家。
因此百家当中,也是存在大小家之分的。
“下臣的理论学说是:上者不可有所好,然则下必效其焉。以及明主可用不可为两个学说。
都是下臣几十年读史书所得出来的经验,故而史书所得,算是得到了史家众人的认可,因此下臣也是史家的一份子。”
一说到这些,江夫子立刻自信了很多。
这毕竟是自己信仰,他怎么可能不熟悉。
“细说!”
厉夏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也让江夫子坐下来再说。
他在考较江夫子立场的同时,自然也不能放弃对方的学问,毕竟这是辅助自己的相国,大王和臣子间的纽带。
“第一篇上者不可有所好,然则下必效其焉,算是修身篇。
意思很简单,就是上位者不能有自己喜好,不然的话会影响下面的人,甚至会有人投机取巧,败坏道德制度等等。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