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站在京华客栈的大匾牌下笑道:“你们这是约好的吗?竟然住在同一家客栈。不过刚好,可以一起回书院,路上也有个照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祝英台看看梁山伯,忍不住就笑了,又能与山伯一起了。
梁山伯揽住祝英台的肩膀道:“我们肯定要一起走的,文才兄呢。”
“我还有事,明日先行一步了。”马文才道。
既然以后的几日道颖都要上课,那他明日一早便与幼度兄一起去京口,在北府军内,他学到的东西更多。
如今他的身份配不上道颖,只能加速自己的成长。
他与谢先生说过,武功骑射乃强国之本,兵法韬略更是进爵良方。
到北府军去,到将士当中去,尤其是跟跟随在谢玄左右,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并汲取无尽的知识和经验。
幼度兄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在用人方面也独具慧眼,颇有一番手段。
他所创建的北府兵声名远扬,以其骁勇善战着称于世,乃是大晋军队中的精锐之师。
时人皆说,赤壁周瑜,夷陵陆逊,淝水谢玄,一点没错,皆是少年儒将。
对于他马文才而言,堂哥谢玄便是他现阶段最为明确的目标与最值得学习的榜样。
至于日理万机的谢相,他今日都没有机会在他面前露个脸,说句话。
不过,来日方长。
不过,让马文才没想到的是,虽然没有照面,但是,他在谢相那里,已经挂上了名,留下了影。
尤其是在第二日吃熊掌的时候。
谢道颖对那三个书童说道:“别忘了,到车头把粽子拿回去。”
“是,谢公子。”三个书童乐呵呵的,一个人拎了一个竹篮子回去了。
随后,梁祝也告辞离开了。
大门外,就剩下马文才与谢道颖二人了。
(请忽略一身武艺的临时车夫与睡到现在都还未醒的丫鬟琴书。)
马文才看向谢道颖,谢道颖也看向马文才。
谢道颖凑到马文才跟前,问道:“你明日是回杭州吗?”
“不是,与你堂兄一起,去京口。”
“哦,那我们书院再见。”
“好,书院再见。”
马文才看着谢道颖上了马车,悄悄的跟在了马车后面,将人送到了乌衣巷。
临时车夫不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