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提出因为放走了完颜光英,必须由抗金军出十万贯来弥补宋军的损失。高全不同意,说收复汴梁和洛阳是不世之功,起码值五十万贯。他都准备让出来,这样南宋应该还欠他四十万贯。
王有志于是准备用李通抵全部古董字画,高全说:“一个汉奸哪能值这么多钱?顶多一张《瑞鹤图》。”
王有志马上说:“好!一言为定!”高全无语,《瑞鹤图》也是国宝,李通哪能值这个价呢?自己不会做生意,又被王有志坑了。
因为两京故都对南宋价值太大,所以王有志设计了一套复杂的交易模式。他当然不能担风险,甚至也不能出本钱。
他提出由南宋朝廷出七十万贯把两京买下来。但南宋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就由大宋银行等几十家银行和解库组成银团进行贷款。南宋朝廷用本来应该给金国的岁贡分三年支付。
但这个方案首先遭到陆游的反对,他认为南宋朝廷就是再想同意,也不敢借钱。而且高全名义上是宋臣,让朝廷出钱从边将手中买故都,不成了笑话嘛。
王有志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银团贷款搞不成,他又想改个名义,不叫买,算是赏赐。这总行了吧?
高全收复两京,然后交给南宋军队,朝廷赏赐抗金军二百万石粮食。粮食由阜康等大商号来出并负责运输,朝廷将海州盐场和海州以南新盐场开发权奖励给这些大商号,并每年给它们发十万石的盐引。
其实王有志算好了,使用继续改进的部分机械制盐工艺,可以大大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至于盐引,还不是自己想卖多少就是多少?这样可以把大半个北方的市场都拿下来,每年利润何止百万贯。
购买粮食的钱他也不愿出,逐步发债,或者让南海公司增发股票。
这个方案报上去后,赵构和太子都支持,北方流亡士族也支持,但江南士族反对。提出的理由是会导致米价飞涨,影响民生。
复出的汤思退正在与完颜雍派来的使团谈判。他提出,那些收复的领土就由忠义军守着,官兵不要进入,以免触怒金国,再起战端。他还要求放刘萼走。
忠义军元帅高全听说了,很高兴,说汤思退真是大好人,居然这么为忠义军着想。
而朝堂上,则是抗金派齐声痛骂,军方反应尤其激烈,找了一些兵痞晚上往汤思退府上扔粪便。但汤思退不为所动。如果连区区几桶粪便都忍受不了,如何能成大事?
赵构本想觉得收复两京对他赖着不退位有好处,毕竟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