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认为这么重的大炮,只能做防守用。他希望造出来的炮是拿破仑炮的改良版,因为以后跟女真骑兵的作战,很可能是在野外。大拿破仑炮身一千一百多斤,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才三千五百斤,而小拿破仑才七百九十斤重。他希望可以做出全炮组合重量在三千斤以下的,炮弹重约十斤的野战重炮,射程在三千米左右。
王有志提出他在网上看到的明朝威远炮,重量仅二百斤,约为编制上三人为一个炮班,最大射程二十里。高全认为难以置信,这种参数到二战都不差,比新四军自己造的迫击炮强多了。
王有志也记不清具体数据,他其实连军迷都不算,只是当初在网上乱看。不过他接着提出的思路让高全拍案叫绝,他说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吴三桂做铁胎铜体的大炮。
高全觉得这种思路好,之所以用铜,就是因为铁炮容易炸膛,而铜的延展性好,不容炸膛。里面先铸钢管然后在浇铸铜壁,这样既可以减轻重量,又可以减少炸膛的危险。高全认为这样可以把炮身重量降到一千斤甚至以下,这样就可以超过大拿破仑炮了。
剩下就是怎么研制开花弹的问题,在没有做出雷汞的情况下,只能用引信,不过这样非常危险。引信的制作和长度,都需要慢慢试,也很花钱。
开始有了枪炮,而且要面对女真重骑兵,原来的升级鸳鸯阵怕是不够用了。高大全开始重新设立军制,根据王有志的建议,既然有了火枪就开始搞西班牙大方阵。
但他觉得西班牙大方阵太过笨重,也太集中,不如空心方阵占地面积大,可以减少对方弓箭打击面,同时增加骑兵迂回难度。于是就结合空心方阵,进行改进。
每十个人排成一队,这样就算成一个班。每一面有三个班站成三排的长矛手,这样三个班形成一个排。一个方阵需要四面也就是四个排,这样就是一个形成一个连。
因为还有一些辅助人员,比如了望手、传令兵,没有后世那种军号,改为哨子和牛角号。还有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文书、文化教员,还有侦察班,司务长、炊事人员等辅助人员。大概一个连这样形成一百四十个人左右,形成一个空心方阵。
一般要作战的时候,需要三个方阵一起行动,成品字形,这样就形成一个营,加上九十人的火枪兵和营部一共五百五十人左右。营里除了营长副营长外,设一个营参谋,还有一个教导员,文书、事务长等。
真正的大阵是一个团,共四个营,形成前后左右,一个闭环的菱形大阵。高大全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