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成了新阜康号的打工仔和小股东。本地的封建统治逐渐瓦解。
事实上,他们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但他们却丝毫不知。现在抗金军的宣传队在冬天到各个村里去演出宣传,并开始在各村逐步建立基层组织,已经逐步瓦解了地主豪强们的统治。
但他们却浑然不觉,还跟大家一起去看宣传队的演出。农村的文化生活确实太贫乏,有人来演戏,还是免费的,当然受到热烈欢迎。
沂蒙山人本来就喜欢唱歌,后世着名的《沂蒙山小调》、《谁不说咱家乡好》等歌曲就是出自当地民歌。王有志组织人根据当地的民歌曲调编了很多抗金宣传歌曲,比较着名的有《训子歌》:
儿啊,我家昔日田,荒草一人高,唯有饲胡马,再不种庄稼,我等都饿亡。儿啊,莫要忘深仇。尔父掠为奴,修寨不得闲,累死填沟壑。尔兄掠为奴,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尔姊掠为奴,日夜被淫辱,求死亦不得。母子躲深井,逃得性命全,衣食两难得。儿啊,参加抗金军,夺回我良田,救出亲人命,重享太平年。
这首歌后来流传很广,河南河北都在传唱。很多人就喜欢拉了长腔对着人唱:儿啊~~
金国官吏一开始到处抓传唱这首歌的人,却越抓越多,最后只好作罢。
好的歌手不多,王有志就搞歌咏比赛,分男女组,从群众中选拔,村里先选。前三名发给一斤粮食,三尺麻布,有资格参加大年初三在兰陵镇举行的决赛。
决赛前三名可以到宣传队工作。第一名奖励十斤粮食,一匹布。第二名八斤粮食,一匹布。第三名,五斤粮食,一匹布。如果不想要布可以换一坛酒。
这次歌咏比赛搞得很轰动,兰陵镇来了几万人,抗金军派了五百多士兵来帮着维持秩序。这次兰陵镇没有反对抗金军的士兵进镇,他们自己实在看不过来。这么多人来消费,只要能秩序良好,兰陵镇当然求之不得。
而且王相公说了,过了年就撤走,事实上他也说到做到了。不过有了开头就好,以后慢慢抗金军的部队进出兰陵镇,大家都习惯了。
王有志又培训了一些说书人,教他们讲《说岳全传》、《叶三姐节烈记》,到处说书,兼刺探情报。岳飞的故事本来就到处流传,金国一开始禁止,后来看看管不了,也不管了。
甚至有的金国权贵认为,《说岳全传》大骂昏君赵构,对他们是有利的。不过沂西版的《说岳全传》极力渲染金兵的残暴。
《叶三姐节烈记》是王有志从《射雕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