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睡袋,不但能保暖,紧急情况下还能吹气当做渡河的筏子使用,防水效果相当不错。还有四零火箭筒,也是第一次正式用于战场。
四零火箭筒重量轻,威力大,射程达二百米,一个人扛着就能快速机动,是理想的单兵重型武器,在这次的实战中表现相当出彩。
凌晨四点半时,所有的人都已按时起床。现在陆记军中记时,都精确到几时几分,每一名排长以上的军官都配发有一只手表。只是手表走时的精准度不太理想,每天都要对时一次,以免产生太大的误差。
照例,苏大柱跟三名小队长对过手表后,以他手表的记时为标准,分成了三支队伍。一队人去上游五公里处的登船地点迎接对岸过来的接应船只,一队在撤退的路上埋设地雷迟滞追兵,苏大柱则带着大部分人马去攻打水营。
四月初的凌晨五点,天色已经放亮,苏大柱领着九十名战士已悄悄摸近到周军水营三百米处。只见军营里已生起了炊烟,人员的走动却很少,正是呼呼大睡的时候。
通过两天的观察,苏大柱清楚,到六点时,周军才会陆续地起床,七点开始操练。所以在六点钟之前,就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苏大柱将三名小队长叫到身边,再次确认各自的行动目标后,三名小队长各带二十五名战士爬向目标,他自己带着二十五人随时支援。
十分钟后,苏兴旺的带领的小队率先开火,他的目标是最近处靠山坡而建的周军宿营。只见六支四零火箭弹带着尾烟,直扑一处营房,接着传来六次剧烈的爆炸声。
与此同时,另外两处周军营房也接连被炸,周军军营顿时乱作一团。考虑到火箭筒的射程较近,苏大柱没有直接攻击停在江面上的船只,那样攻击小队很容易被反应过来的周军包围。这个军营,至少驻扎有三千名军士,一旦被包围,就会陷于苦战,撤退时会遇到大麻烦。
趁着周军混乱,一时没摸清攻击的方向并组织有效的反击前,三支小队改变了攻击目标,偷偷地靠近另外三座营房,并再次发起攻击。
如此进行了三轮,周军终于发现了这三支小队。这时,人马的嘶叫声变得很有目的性,周军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已有军官在集结队伍、准备反击。
“看到那些指挥的军官没有,给我先把那些军官干掉。”
苏大柱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周军的动向,一边向身边人下达了狙击命令。不到半分钟时间,分散埋伏在五处狙击点的枪手开始远距离的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