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修这条铁路是陆记完善布局的一部分,杜唐两家也是受益者。这样他们通过水运过来的煤、铁等原料,将不再受交通输的制约。等蒸汽动力船用上了,运力会数十倍地增长,修这样一条专线变得十分必要。况且现在有数千名的俘虏做苦力,二十来公里的工程并不是难事。
“杜大人,要想富、先修路,等我们永陵府城附近的交通网建成,想不富都是难事,杜大人你以为呢?”
既然老杜为了这事特意跑过来,肯定是他自家在里面有巨大的利益。陆少峰为进一步提高他的积极性,把蒸汽动力船的设计也给拿了出来,讲清楚水陆联运的好处后,老杜的兴趣值直线上升。
“少峰,这么说有这个蒸汽机后,另说是十几万斤,就是那百万斤也不是难事了?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马上见识一下这个蒸汽机。”
知道老杜是要眼见为实,陆少峰只得叫上二叔,去试验场给杜刺史做现场的表演。
试验场就在一号基地的二期工业区,沿着工业区的外围,已建起了一条封闭的铁路线。这条试验线长约五里,用的是后世窄轨标准。试验线上不仅可以跑小火车,还是各个工厂的物流交通线。
到试验场后,小三小四正在现场忙碌着,他俩现在除了手中的电话机项目外,还要帮着陆少峰打下手。两人的积极性很高,小小年纪也不觉得累,每天都是活蹦乱跳地。
按最初定好的奖励制度,到明年他们就可能获得自由身了。当然最后能不能自由,不但要看他们的选择,还要看三兄弟的意思。以他们现在的所学,可是本时空的科技精英,陆记不会轻易放他们出去。
“小三、你去把王工长找来,小四通知一下护卫,让他们将轨道清空,一会儿要做试验。”
王工长叫王长发,是陆少峰从最早的流民中培养出来的一名工匠。因为王长发的木工手艺不错,对机械方面又很有些天赋,陆少峰便有意带着他做事。
从最早的水力机床到发电机、电动机一路做下来,王长发都能按着陆少峰的意思很好地完成交代的工作,有时提出的意见还有相当的建设性。
工匠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能举一反三、能积极总结经验,长期累积下来,便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王长发就是这样的人,陆少峰用起来还比较应手。
“大公子,蒸汽机的密封现在好多了,就是运行起来抖动还比较大,我抓紧时间琢磨琢磨,已经找到几个要改动的地方了。”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