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周军一直在增兵。现在总兵力约三万五千人,还调来了攻城用的重炮,准备用重炮跟我们打野战,可能是没有部署好吧。”
“我觉得还有一点,他们就是想把我们的火器都消耗掉,我们这两天有意减少火器的使用数量,可能取得了一些效果。”
“你们两人说得都有道理,就这些了吗?李大人,你以为呢?”
这样讨论军情,能发挥每个人的优点,群策群力从来就是我军的一个法宝,李子强在有意识地培养手中骨干力量的同时,也是向他们灌输后世的这个理念。他决定在战后重组陆记卫队时,成立一个参谋班子,以后数千人的大战,不能只由主将一人独立思考。
“嘿嘿,依老李我看,你们说得没错,还有一条,他们在等着老天爷下雨呢,最初我也认为雨天是对付火器最好的办法。”
李迎是带兵的将领,见识比自己人还是不差的,这经验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总结出来的,李子强心道。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可能是我本来就知道我们的火器在雨天也能开火的。”
赵小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就是固化思维的认知死角,不能从对手的角度去考虑。
“知道差距了吧,别以为手中有了厉害的火器,就小看对手,明白吗?今后多向李指挥使学学,他带了十几年的兵,哪是你们这些人能比的?”
李子强小小地打击了一下自己的两名爱将,二人这几天的骄纵气越来越大了。
“另外,这两天小心防备,等二中队到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兵力和火力不足了。”
二中队已于今天出发,随队带来了大量军需,就是120型的火箭弹也带了64枚。这样李子强手中有110型火箭弹1024发,120型火箭弹192发。
随炮弹一起来的还有发射架,使这一个火箭炮中队有110型发射架32架、120型发射架8架,一次齐射能覆盖30多万平方米的面积,连续打上两个基数,理论上可以覆盖近三平方公里的战场。
发射架增加了一倍,好在之前每一个发射架是十人配置,人手还调集得来。这也是李子强之前就考虑到了的,每个小组十人中的任何人都能独立完成发射任务。
当然,李子强不会只看理论上的数据。他的计划是,在三公里的宽战线上,从五百米的前方开始,将火力一直延伸到三公里远的区域,在此区域内对重要目标,实施数次的火力覆盖。其中用120型火箭炮进行他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