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管家的话让兄弟二人放心了不少,既然官府这样地不作为,那就看谁的拳头大了。
此后一路无事,当晚夜宿雁南县城,第二日午后,便见衡州已遥遥在望。
衡州与永陵一衣带水,陵水向北流至衡州,已顿然开阔、水流平缓,自此可行大船一路向北,通达潭州,再自潭州直达长江。
潭州、衡州、永陵是楚南之地的要城,以潭州城最大、衡州次之,永陵居末位。从本时空的资料所得,此时潭州城内有人口约十万,已然有大都市气象。
衡州人口约五六万,经济较为发达,这衡州也是通衢要地,向南可达林州,过大山脉后便是南汉国。此时的林州就被南汉国所占,因而衡州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大唐在衡州就驻有重兵。
三兄弟将衡州做为商队出行的第一站,除了考虑到衡州是附近最大的城池以外,还有两个要原因。其一是陵水流至衡州后,水路开阔且不再湍急,适合行大船,所以衡州的水路交通较为发达,这一点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上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二便是与林州接邻,这是与南汉国直接对决的地方,有必要先行对衡州的时局做一个初步的评判。
从地理上看,永陵东面的永明城也与林州相邻,只不过中间隔着大山脉的分支,因而自永明到林州,除走崎岖的山路外,没有官道直通林州。若是大队的人马通行,便要经永陵、衡州再到林州,绕了一个大大的弯道,路程多了二百多公里。
果然,进衡州城时,城门官丁的盘查严了许多。好在唐管家早就先让人进城联络城中的关系,商队在本地户的帮衬下,交了些银钱后也没受到过多的刁难,总算是平平安安的进得城来,这第一次的出行算是完成了大半。
“老唐,可以啊,你家大公子还是有些人脉嘛,有这些关系怎么不早早地组织商队,这不比整天在田地里刨食强了太多啊。”
进城后,赵志伟将唐管家拉到自己的车上,先将唐家夸了一通,然后就是套老唐的话。自从跟大马们干了一仗后,老唐这个管家的态度又好了三分。
“赵管家,这官面上的事情,唐家在衡州、潭州包括附近的永明、西桂等府都是有些门道的。唐家在永陵百十年,又是耕读之家,陆陆续续就有族人出仕为官,哪怕是兵战不断,可归根结底,官面上的人物还得靠本地人不是。”
唐管家对赵志伟的奉承很是受用的,先将唐家的光辉历史又说上一遍后,才正面回答赵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