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加上咱们家现在的情况,考官多多少少会给些面子。”
贾蓉百无聊赖给黛玉分析西府里两个哥儿能不能中举。
黛玉闻言好笑,现如今的二哥哥早已不见当年的意气风发,没有姐姐妹妹们一起玩耍,加上二太太、二嫂子看得紧,学问上倒是进益不少,至于夫君说得经历。
挺管用的经历!
若还是和当初那般的精致淘气岂不是辜负了夫君在二哥哥身上花费的苦心?
“夫君,科举可是糊名呢!”
对于贾蓉说考官给贾家面子的说法黛玉不赞同。
贾蓉睁眼洒然一笑道:“糊名对兰哥儿这种异地参考的考生或许有用,二叔在进城参考,娘子这里面的门道可不简单。
为什么寒门出贵子历来被津津乐道?因为是单个的例子,科举看似公平,其实不乏猫腻,古往今来世家大族的读书人十几岁二十多岁中举,除去世家大族垄断优质的教育资源外,还有不为人道的默契。
科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家把控朝廷的可能,但社会终究还是分层的,官场依旧是个圈子,每家都有几个子弟,都那么公平世家还怎么存在?
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把利益让出去?
所有世家大族都心照不宣的遵循着默契,这种隐藏的默契共同作用达成不犯界的公平。
黛玉咀嚼着贾蓉的话调侃道:“按照夫君的意思,当初你中举靠的并不是真正的实力?”
被黛玉捏住话柄反问回来,贾蓉颇为无奈的翻个白眼:“为夫的实力还需要走后门?岂不辜负当年娘子在苏州时的教导?”
说完贾蓉双手拢在袖子里找个舒服的姿势继续养神,鬼天气越来越冷了。
“夫君惯会玩笑,妾身那点子学识如何让你中举,说起来过几年鼎儿他们也可以下场试试呢!”
“不急,他们才多大?该学的学,该玩的玩,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为夫在将来还怕没官做?咱们这样的人家,年少成名入仕未必是好事。”
关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家里面向来都是贾蓉一个意思,其他姐妹一个意思。
“夫君这话也就说给妾身听听,可敢在探春跟前说?”黛玉不和贾蓉争辩打趣道。
贾蓉紧了紧披在身上的大氅掀开帘子往外看,探春丫头他惹不起。
“懒得说,反正为夫的意见你们不会听,对鼎儿他们我就一个要求,君子六艺均衡发展,不当书呆子,下场入仕前跟着岳父、冯兄他们学个两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