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收获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孟呦呦无奈地摇头:“Y军的炮兵阵地与外界通讯使用了跳频技术,并且设置了大量的诱饵频道干扰。”说着说着,手中的铅笔杆被她越捏越紧,笔尖在记录本上戳出一个小凹痕,“我目前基本上已经筛除掉了九成以上的诱饵频道,但针对敌方的调频规律还没有进展。”
男人向前两步,单手撑在桌沿,双眸紧盯着她的眼睛,面容严峻,简明扼要道:“24小时。”
闻言,孟呦呦的嘴巴来回张合,字音都滚到嘴边,又叫她生生给咽了回去。
她很想没好气儿地回他一句:你就是把一个技侦班的人都叫过来,24小时之内也未必能破解得出他们的跳频规律。
不等孟呦呦憋出一句什么怨言,就又听见霍青山用更加不容置喙的口吻命令道:“24小时之内,必须截获到有关敌军炮兵阵地坐标变动的有效情报。”
根据孟呦呦昨日凌晨截获的情报研判,Y军前沿阵地已完成了符合大规模战役级别的后勤部署。基于这一关键情报,霍青山在今晚的侦察行动中针对性调整了方向和思路
果不其然,在我方前沿防御阵地的西线区域发现了对方建设进度接近完工的佯攻设施。一个小时前,更是收到秃鸠传回来的情报——东线的榕树林地带发现了敌方最近排雷作业的痕迹。
很明显,Y军的攻势箭在弦上。
战场态势已昭然若揭。即便我军已然识破其“声东击西”的战术意图,但若采取正面冲突“硬碰硬”的应对策略,势必将会是一场恶战,我们讨不上多少便宜。
然而,当前战局的关键突破口就在于——必须事先精准预判敌军总攻时炮兵阵地的坐标位置。
若能提前锁定这一战略节点,就能以最小代价瓦解敌军的火力支援体系,将我方伤损情况降到最低。
炮兵不是步兵,没法悄无声息地摸到阵地。那些重型火炮和弹药补给车的动静太大,过早部署只会暴露作战意图。
Y军深谙此道,所以他们一定会等到最后一刻才把炮群拉到指定位置——可能是总攻前两小时,甚至是一小时。
到那时,即便侦察兵确认坐标,情报传递和战术调整的时间也所剩无几。等我方炮群就位,敌军的炮火可能已经覆盖前沿阵地。
总攻在即,唯一可行的切入点就藏在无线电波里。
所以,“24小时”,Y军选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