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也取好几个,以后遇到了要发争议性质的文章,就拿出这个笔名来,只有少数人知道是你本人。”
\n
“如果写的好,你就敲锣打鼓告诉大家,这是你写的,如果惹来了麻烦,你就默不作声,抵死不认,直到你实在是抵赖不掉……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了不起坐牢而已。”
\n
“把你那《当我们谈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也改个名字,我说,《拉美文学的现实主义》就不错。”
\n
余切问:“那如果有一天,我的其他笔名也变得很出名了呢?”
\n
“你出名到藏不住的时候,事情就反过来了,因为你要用到那个笔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你要开始算账了!”
\n
余切的新笔名是“余矢”。
\n
他的名字来源于当数学老师的父亲,取自三角函数,而三角函数是一个大家族,有余切、余弦、余割、余矢、半余矢等等,考虑到余弦已经有其人,而余割又不好听,那就用余矢好了。
\n
余矢函数一般用于特定领域,比如航海学、测绘学等,这么说来,倒是挺符合文学研究的脾性,一点儿也错不得。
\n
以后,当余切写大众喜爱的文学时候,他是余切,当余切要掀起某些论战的时候,他就上小号一个一个清算。
\n
至于那封到哥伦比亚的信,一去一回,说不定要晚于研究稿的发表——取决于马尔克斯这个哥伦比亚人能否认真对待余切的信件,以及余切提供的线索。
\n
地理上有个概念叫对跖点,就是说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你所站的地方一定能找到在地球这个巨大球体表面,离你最远的点。
\n
中国的对跖点是阿根廷,往北三十个纬度,就到达了哥伦比亚。
\n
而蓉城到京城的纬度,只有九个。当余切寄完那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