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当双方军队的压力?都将要到达极限时,只需一个小小火苗,战争变回一触即发。
\n
发生在太平五年(公元前92年)春夏之交的大宛之战亦是如此?。
\n
虽然早在公元前94年末,大汉就因为安息逃王米特里达提三世的到来?对位于汉帝国和安息帝国边境的大宛地?区采取增兵屯田、将大宛本地?百姓大量迁徙送进身毒地?区的新大宛等?一系列战争准备工作,之后?又让西域都护府征调西域三十六国的军队,“请”南匈奴国派兵增援大宛等?等?。
\n
公元93年末,战争的脚步已经清晰可?见。
\n
对垒两边都蓄势待发,频繁发生各类小冲突小摩擦。
\n
最终——
\n
战争因一封信开启。
\n
匈奴王詹师庐向汉帝国大将军霍去病索要曾经背叛他的前匈奴左贤王现南匈奴单于且鞮侯以及在之前几场小规模的冲突摩擦中被汉帝国俘虏抓住的匈奴军士。
\n
对此?,汉帝国断然拒绝,并郑重宣布汉帝国绝不会背弃南匈奴这个重要盟友。
\n
收到拒绝回信的詹师庐大发雷霆,当场宣布要对汉帝国开战。
\n
然而?,汉帝国这边早有准备,面对匈奴人?的汹涌来?犯,不仅不慌甚至游刃有余。
\n
与此?同时,安息帝国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n
现任安息皇帝、联合匈奴王将兄长米特里达提三世赶走?的奥罗德斯二?世,因为不忍忍受匈奴王詹师庐近年来?越发嚣张强势的欺凌行为,与詹师庐公开决裂,并表示将与汉帝国并肩作战。
\n
突然两面受敌,詹师庐却并无慌张,一边派出?少数部队率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