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旗的宋襄公,因为任用兄长目夷为相国,名士公孙固为司马,在内政外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使宋国的国力和实力,比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齐桓公晚年,宋襄公是齐国霸业的坚定追随者和维护者。恰逢齐桓公去世,非常羡慕齐桓公的宋襄公,朝思暮想愿意成为春秋第二个霸主。但比宋国强大许多的楚国,在楚成王治理下,正在大踏步向北进。怎么可能委曲求全,让宋襄公成为新霸主。
在宋襄公心里,自己是除周王以外,为数不多的公爵之国。对楚国这个子爵封国,素来是嗤之以鼻。但楚国国君已经称王数代,所以宋襄公与楚成王的争夺、争斗,已经不可避免。
晋国除了内乱,就是天灾人祸。就在晋惠公被俘、回国那一年,晋国又发生了饥荒。秦穆公不计前嫌,又送给晋国不少粮食。
本来在韩原之战中,秦国已占领晋国一些土地,并且设置了秦国官吏。后来,随着两国协议的落实,河西之地已经归于秦国,秦穆公又把夺取的河东之地,退还给了晋国,以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春秋时期的战争,就是一场场土地、人口和资源的博弈。
邢国、卫国是两个唇齿相依的诸侯国,但这两个诸侯国不是团结一心抵御戎狄,而是心怀鬼胎、互相倾轧。经过十几年,慢慢恢复过来的邢国,于公元前642年联合狄人,攻打卫国的菟圃。
邢国自复国以来,反而给十几年前侵犯自己的北狄,赠送各种礼物和粮食,力图在狄人的羽翼下苟且偷生。面对邢国和狄人组成的联军,卫文公并不惧怕,他在全国进行了战前动员。
为了激发卫国人的斗志,卫文公甚至愿意把君位让给贤人。之后,卫文公亲自率领卫国将士,带着几百乘兵车在訾娄列阵,与联军对敌。眼看着占不到便宜,邢国和狄人只好撤兵。
战前,邢国和北狄以为卫国的国力、军力,不可能超过联军。等真正看到卫国的实力,威武雄壮的卫国之师,竟然把狄人吓得晚上逃跑。这次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