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楚军更惧怕楚成王的许僖公,还找了一个引见人。这个人就是蔡国国君,与齐桓公反目成仇的蔡穆侯。
更可怜的是,许僖公就像国家灭亡了一样,口里衔着玉璧,大臣们穿着孝服,士兵们抬着一口棺材,君臣战战兢兢来见楚成王。楚成王吩咐把棺材烧掉,以胜利者的姿态,让许僖公仍然回到许国当国君。不过,许国与郑国一样,已经脱离了中原联盟。
楚国并没有真正攻打许国,更没有灭亡许国,并且已经撤兵。在这种情况下,许僖公竟然主动向楚成王投诚,让人匪夷所思。
齐桓公也是一样的思路,就是避免与楚国直接硬碰硬。如果楚国在许国、郑国驻军,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周王室,还有宋国、卫国等中原诸侯国。因为齐国没有救援弦国,弦国灭亡了。现在如果不加紧攻打郑国,这个松散的中原联盟,就有解体的可能。
眼看着郑国就要被联军攻破,郑文公无计可施。郑国夹在齐国和楚国两强之间,那种滋味一定是不好受的。公元前653年,在大夫孔叔的劝说下,郑文公答应离开楚国,重新回到中原联盟。
这年秋天,齐桓公、鲁僖公、宋桓公,还有郑国太子姬华,陈国太子陈款,五个诸侯国在宁母订立盟约。但郑文公没有来,齐桓公有些生气,准备攻打郑国。得知消息的郑文公,派遣使者前往齐国。郑国与齐国重新订立盟约,郑国才躲过一劫。
原来在宁母之会上,姬华转达了父亲郑文公的想法,打算让齐桓公把郑国泄氏、孔氏和子人氏三族杀掉。齐桓公打算答应,后来在管仲劝说下作罢。得知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郑文公大怒,后来把姬华、姬臧两个儿子都杀了,剩下了儿子姬兰等。
公元前652年,为了安定周王室,齐桓公召集宋桓公、卫文公、许僖公、曹共公,加上周王室的使者,在洮地会盟。后来郑文公中途愿意参会,齐桓公答应,郑国又回到了中原联盟。
许国与郑国类似,本来许僖公已经投靠了楚国,但后来又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