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霸主的大背景下,徐国竟然放下身段,给齐桓公进贡。徐国这是唱的哪一出?无非是害怕齐国南下。
但徐国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徐国并没有参与齐桓公发动的争霸战争,所以这是徐国的缓兵之计,意在稳住齐桓公。但让徐国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不过不是齐桓公攻打徐国,而是南方的楚国。但毕竟,楚国正在与齐国争夺中原霸权。
鉴于此,楚国并没有力量拿下徐国。这样一来,徐国就有了喘息之机,准备一劳永逸解决群舒问题。从地理上看,如果徐国能拿下群舒,那么徐国的国土将会向西南大大延伸。而北方的齐国,因为徐国已经纳贡,齐桓公也不好意思攻打徐国。
公元前657年,徐国出动大军,灭掉了舒国。其实这样的操作,与那些先被楚国占领,然后逐个被楚国灭掉的诸侯国,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徐国并没有灭掉所有的群舒,例如英国、六国等。
徐国国君可能在想,如果不趁着楚国北上争夺霸权的机会,拿下西南的一些群舒地盘。一旦楚国腾出手来,那群舒一定会被楚国占领。如果是这样,北方有齐国,西南有楚国,徐国将会腹背受敌。与其以后受夹板气,不如提前行动,占领一些群舒地盘。
齐桓公攻下蔡国,其实是在敲山震虎。如果不趁机试探一下楚国的虚实,更待何时。公元前656年春,在位的第二十九年,齐桓公以盟主身份,亲率齐国、鲁国、郑国、宋国、陈国、卫国、许国和曹国组成的八国联军,从蔡国、郑国等地出发,攻打楚国。
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楚成王不敢怠慢,在令尹斗子文,大夫屈完等人陪同下,亲自率领楚军,北上迎敌。
在两军大规模交战一触即发的背景下,楚成王派遣屈完,前往联军大营面见齐桓公,一探虚实。屈完质问,齐侯在北方,我楚国在南方,井水不犯河水。联军来到楚国土地上,意欲何为?
其实所谓楚国的土地,尤其是北方楚国的土地,都是这些年楚国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