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都不如,怎么可能号令这几个诸侯国?
你干你的,我干我的。齐桓公召集鲁僖公、宋桓公、郑文公、陈宣公、卫文公、曹昭公、许僖公,派人把太子姬郑请来,一起在卫国的首止开会。开会的目的,就是确立姬郑的储君之位。
郑文公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齐桓公,一边是周惠王。参加这个会,就得罪了周惠王。最后狠下一条心,在前往首止的途中,又返回了郑国。没有郑文公,确立姬郑太子之位丝毫没受到影响。
得知郑文公中途逃会,齐桓公大怒,立即率领联军攻打郑国。郑文公无计可施,只好继续待在中原联盟里。但亲近周王室,力图依靠楚国的想法,并没有消退。周惠王的计划,也流产了。
在春秋时期几大诸侯国周围,要说哪个邻国多,那一定是楚国。像齐国、秦国、晋国,周围诸侯国不过几个,最多不过十来个。但楚国周围竟然有几十个,如江国、黄国、弦国、道国、柏国等。因为距离近,这些小国相互之间都与弦国有姻亲关系。
江国、黄国、道国、柏国,也与齐国交好。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弦国国君有了一种错觉,就是弦国并不惧怕强大的楚国。
因为不惧怕楚国,就不会去给楚国进贡。为了防范楚国的进攻,弦国与江国、黄国、道国、柏国等,以南方小联盟的形式,加入了以齐桓公为首的中原联盟。但当楚国的兵车和精兵强将,突然出现在弦国的土地上,弦国君臣傻眼了。
齐桓公领导的联军,也没有来救。斗子文率领的楚国大军,没费多大力气就灭掉了弦国。弦国的爵位是子爵。国家被灭,国君弦子无处栖身,只好前往关系较好的黄国。黄国不是被楚文王攻打过吗?不错,不过当时只是打了一个胜仗,并没有灭掉黄国。
骊姬陷害申生、重耳和夷吾的计划,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因为夫人齐姜去世的早,晋献公就打算立骊姬为夫人。为了打消大臣们的疑虑,他请来占卜师。用龟甲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改用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