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洛邑,也不是没有可能,到时怎么办?
管仲分析道,南方的楚国,的确需要防范。但当下山戎对中原各国的危害,已经不亚于楚国。再一个,楚国从郑国退兵才两年,令尹熊元被杀不久。楚成王需任命新令尹,不敢出兵北上。
管仲又说了一个让齐桓公出兵的理由,就是出兵帮助燕国,有利于提升齐国在中原各国的形象,对齐桓公的霸业很有帮助。
终于,管仲说服了齐桓公。兴致勃勃的齐桓公,挑选了很多文武大臣,与他一起北上,攻打山戎,救援燕国。
其实在公元前706年,山戎就越过燕国,侵犯过齐国北部。时任国君齐僖公,因担心齐国不是山戎的对手,向郑庄公求救。郑庄公很爽快,派太子姬突协助齐国击败了山戎。
一旦山戎攻占了燕国,下一个受害的,一定是齐国。
君臣取得一致意见后,齐桓公开始确定跟随他出征的文武大臣。这些大臣除了管仲、鲍叔牙,还有王子成父、隰朋、宾须无等人。宁戚、东郭牙等齐国大臣,坐镇临淄,防范楚国等进犯。
对齐国来说,这是一次超长距离的远征。说齐军是远征军,一点也不为过。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天。为什么冬天戎狄容易南侵中原?这与戎狄这些游牧民族,冬天缺乏草料有一定关系。
不但是齐国军队的一次远征,也是齐国出动将士和兵车最多的一次。齐国的伐戎大军,在齐桓公御驾亲征之下,浩浩荡荡出了临淄,一路往北向燕国行进。来到两国边境,燕庄公和燕国主要文武已在边境等候多时。两国国君互致问候,大军继续前进。
几天后,齐国军队走上了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齐桓公问这一带的情况,燕庄公说,这里叫葵兹,这条路是山戎往南的必经之路。于是齐桓公和管仲等人开始商议,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经过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