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的姬羁,只好逃亡到陈国避难。姬夷,就是曹僖公。
姬夷在戎人帮助下,回到曹国夺位成功,这一战就是戎攻曹之战。虽然这一次战事名不见经传,但也从侧面说明,戎人的实力在不断增长。中原各国要对付的,不仅有戎狄,还有鲁地之戎。
春秋时期的舞台,你方唱罢他登场。公元前699年卫惠公姬朔去世。儿子姬赤继位,就是卫懿公,卫国迎来一位喜鹤国君。
这一年,是晋献公在位的第八年。晋国大夫士?,担忧“曲沃代翼”的悲剧再次发生,就提醒晋献公,把那些旁系的公子统统除掉。很多非直系的晋国公子被杀,只有少数人跑到了国外。
这次对晋国旁系公子的屠杀事件,被称为“灭桓庄之族”。为了以后争夺中原霸权的需要,晋献公在都城曲沃西南,汾水东岸,兴建了一座新城,叫绛城,作为晋国的新都城。
一些逃得性命的公子,被虢国收留。公元前668年,虢国出兵,经过虞国攻打晋国。虢国哪里是晋国的对手,虢国被打败。虢国出兵,显然与这些逃亡的晋国公子有关。尽管此战晋国取得了胜利,但虢国竟渡过黄河攻打晋国,为晋国假道伐虢埋下伏笔。
宋桓公在位的第十四年,齐国、宋国、鲁国,三国联合出兵,攻打宋国东南的徐国。此战目的何在,莫非意在拉徐国入伙?
到了公元前667年,晋献公仍然担心那些逃亡在虢国的公子,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出兵攻打虢国。士?反复劝谏,说现在伐虢国时机还不成熟,最好等到虢国出现问题,再发兵不迟。
由于楚国不断北上,有的诸侯国,如陈国、郑国,总是在楚国和齐国之间摇摆不定。在尊齐桓公为霸主方面,也出现了动摇。迫于齐国压力和地域优势,齐国、鲁国、陈国、郑国和宋国,再次在幽地缔结盟约。由此可见,联盟不可靠,实力最重要。
齐桓公首霸成功,与周王室日渐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