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一看出行的排场和阵势,宁戚知道这是齐桓公。于是他放开歌喉,纵情歌唱起来。嘹亮的歌声,尤其是含义深刻的歌词,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他当即在宫里召见宁戚,经过交谈,宁戚的博学多才让齐桓公非常高兴。第二天,齐桓公立即拜宁戚为大夫。
齐桓公知人善任,他知道宁戚了解农业生产,后来就任命宁戚为大司田。宁戚不负齐桓公所望,通过奖励耕种,鼓励开垦荒地,减免百姓税负等多种措施,使齐国有了充足的粮食储备。
王子成父,这不是日本人的名字,而是周桓王的次子。当时有身份的人,都是这个叫法。周桓王继位的第二年,就被郑国大将祝聃射中了左肩,一生窝窝囊囊。但他这个儿子,却非同寻常。
当年周王室发生“王子克之乱”,负责洛邑安全的王子成父,因故逃到齐国避难。管仲慧眼识人才,把王子成父推荐给齐桓公。齐桓公当即任命王子成父为大夫,后来又升迁为齐国大司马。
后世的琅琊王氏名闻遐迩,王子成父就是琅琊王氏的始祖。
宾胥无既是秦国大夫,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才。后来在管仲的推荐之下,成为主管刑狱的大司理,宾胥无是宾姓始祖。
在齐国,隰朋的名气仅次于管仲、鲍叔牙。隰朋的特点是能言善辩,非常适合与其他诸侯国打交道。在管仲的推荐之下,隰朋被齐桓公任命为大行,专门负责与各诸侯国交往。
其实隰朋跟随齐桓公,比管仲还要早,与鲍叔牙同时。隰朋也是姜子牙的后裔,其曾祖父是齐庄公吕购,隰朋还是朋姓始祖。
东郭牙也是齐国名士,被齐桓公任命为大谏,专门负责找齐桓公身上的毛病。东郭牙敢于仗义执言,甚至敢于冒死进谏。
在管仲、鲍叔牙和“桓管五杰”等人的辅佐之下,齐国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各行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