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邾国国君更迭的一系列操作。如果叔术坚持不让位,那夏父是不是就危险了?还好,当了十五年国君以后,有自知之明的叔术,坚决把国君之位让给了侄子夏父。
夏父继位,那叔术怎么办?他没有甘心情愿,或不好意思当夏父的臣子,而是居住在滥地。叔术当了十五年国君,如今把君位禅让给夏父,享有邾国五分之一的国土,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大的邾国,硬生生被分成了邾国、小邾国和滥国。邾分三国,同族鼎立,不知道是喜是忧。
虽然邾国在西周初年立国,但直到第十一任国君曹克时,历任国君并没有爵位,皆称为邾君。跟着大哥干,会有好果子吃。
随着齐桓公称霸时代的来临,公元前680年,在会盟、争霸中表现出色的曹克,被齐桓公奏明当时的周天子周僖王。由此,邾国获得了子爵爵位。从此以后,邾国也成为春秋诸侯国的一员。
有了齐桓公这棵参天大树,邾国的实力日新月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到春秋末期,邾国的人口已达十万,兵车有六百乘。
在东方诸侯国里面,邾国的国力和实力,已经不亚于莒国。成为仅次于齐国、鲁国,让周围诸侯国侧目的中等诸侯国。
在东方大国里面,鲁国的地位至高无上。鲁国处在邾国北面,邾国虽然有齐国的呵护,但并没有与齐国接壤。历任邾国国君为了生存,只能委曲求全,千方百计讨好鲁国,但鲁国另有所图。
鲁国从骨子里瞧不起邾国,把邾国视为夷族、另类。虽然瞧不起邾国,但对邾国的土地却情有独钟。邾国历任国君见巴结鲁国不成,只好在大国之间周旋。齐国、晋国、楚国,都是邾国巴结的对象。在大国之间周旋,就好比一个人在走钢丝。
但总被几个诸侯国夹在中间,日子也不好过。公元前639年,邾国发兵占领了须句国。但须句国的公主成风,是已故国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