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很恼火。
地处淮水北岸的江国,虽然灌溉农田方便。但每年夏秋时节,泛滥成灾的淮水流域,让江国人无法正常生产、生活。没有发展的先天条件,又处在大诸侯国的夹缝中,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公元前624年,楚国发兵攻打江国。目的没有其它,就是要吞并江国的土地。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穆王,江国国君是江贞。这时中原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早已经故去十几年。经过五公子争位,齐国早已经江河日下。
江国赶紧派人向晋国求救,春秋五霸的第二霸晋文公,也已经去世两年。虽然如此,晋国仍然有称霸中原的余威。时任晋国国君晋襄公,派遣晋国军队,与江国人一起,击退了楚国军队。
但第二年,楚国又来进犯江国。上一次晋国来救,可以说跋山涉水,不辞辛苦。这一次,江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晋国的实力也在衰落,况且经常与西方的秦国发生战事,自顾不暇。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江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被楚国攻灭、兼并。那些幸存的江国人,在国君江贞带领下四处躲藏。为了怀念存在了四百多年的故国,幸存的江国人就以江为姓。
公元前821年,继位不久的周宣王,封秦仲的小儿子嬴康为梁伯,建立了梁国。所以梁国与秦国一样,都是嬴姓封国。到了东周时期,刚继位的周平王,再次确认了嬴康的梁伯爵位。
为了和以后的梁国区别,就称为东梁国。东梁国,在秦国的东北方向。按说两个赢姓国,应多亲多近。然而,公元前640年,正在争霸天下的秦穆公,率领秦国大军,灭亡了东梁国和芮国。
东梁国国祚一百三十年,共历七位国君。
地处楚国东北的黄国,历史也非常久远。黄国一脉是轩辕黄帝的后裔,崛起于淮水流域,曾经是一个中等强国。但和地大物博的楚国相比,不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