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可以想见,人类之间最初的争斗、冲突,就是在相互争夺食物资源,争夺水草,相互争夺居住地域,这样在今天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开始的。利益和资源,是人类互相争夺的标的物。
在最初的争夺战中,拿着石刀、石斧,一块石头,拿着一根树枝或木棒上阵,也总比赤手空拳更能战胜对手。谁不想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于是参加战斗的人不顾一切,也总想把对方置于死地。失败的部落失去了自己的地盘,胜利的部落壮大起来。
由争夺、争斗到争战,再到战争,古代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战场上,士兵们是毫不留情的。手下留情的结果是自己的负伤、流血、死亡和战争的失败。为了生存,双方只能拼命。
鉴于古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低下,以及部落首领有限的欲望,卷入冲突、参加战斗或战争的人数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并且有些冲突是在偶然情况下发生的。
看一看汉字“战”的结构,右边是个“戈”字,代表武器;左边是个“占”字。占领、占据、占有,为“占”而战,并且要拿着武器去“战斗”,这是多么形象的一个字啊!
再看看汉字“死”的结构,左边是个歹人的“歹”字,右边是个匕首的“匕”字。而“匕”绝不仅仅指匕首,而是指所有的凶器乃至杀人武器。所以死这个字,也是非常直观、形象的。
由于古代社会人口较少,居住分散,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争夺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也就不能和近、现代战争相比。试想一下,一个高举着石刀的人,在对方不反抗的情况下能砍死几个人?如果是拿着用青铜做的剑,用铁或钢做的刀、矛、戟,如果是拿着弓箭去射杀对方;如果对方也拿着同样的武器来反击……
为了一片水草,为了一片树林,为了一只猎物,为了一条河流,为了一座山头,为了一片沃土,为了一个女人,古代社会人类的争夺战经常发生,直至演变成惨烈的、你死我活的战争。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