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残杀,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随处可见。国家越动乱,朝局越动荡,被杀者越多。春秋战国时期,被臣下或王族内斗等原因杀死的诸侯国国君成十上百,被国君杀死的大臣就更多了。
在古代,不是仅仅杀死或赐死一个大臣或将领就算了。往往是金口玉言的皇帝下令诛灭三族,甚至九族。更有甚者,诛灭十族。但在战争、战乱中被杀死最多的,一定是普通士兵和老百姓。
春秋无义战,战国无仁师。春秋时,大小诸侯国数以百计。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出现了被后世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春秋五霸。而春秋五霸又有两种说法,争议就是秦穆公、宋襄公是不是春秋霸主。既然如此,干脆称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春秋七霸”,岂不是更好?
近三百年的春秋兼并战争,这些诸侯国非正常死亡多少人?
三家分晋后,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很多弱小的诸侯国被兼并。除了被称为“战国七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还有卫国等少数诸侯国,其他诸侯国早已成为历史。
以《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嬴政的李斯,为秦国统一六国出谋划策,后来被封为廷尉。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回来行至沙丘暴亡。宦官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逼死长子扶苏,名将蒙恬自杀。胡亥继位后,赵高诬陷李斯谋反,李斯被杀,其三族被灭。
陈胜吴广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在这个乱世,逐渐形成了项羽、刘邦两大阵营。秦王子婴被项羽杀死,秦朝仅历二帝而亡。在楚汉争霸中,刘邦在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曹参等文臣武将的协助下,最后消灭了项羽。中国历史,进入西汉。
帝王的猜忌之心,永远不可能消失。被称为“汉初三杰”的韩信,骁勇善战的英布等人;还有为汉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几个异姓王,先后被以谋反等罪名杀死或剿灭,甚至被诛灭三族。
伴君如伴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