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历史上,此起彼伏的奴隶起义、农民起义是何等地悲壮,又是何等地惨烈。起义是后世对武装反抗的赞美之词,起义的实质是反抗当时的朝廷或统治者,在统治者看来就是暴乱,就是大逆不道。但改朝换代往往不以君王、皇帝等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布衣出身的刘邦,在秦末乱世中,网罗人才,运筹帷幄,取得了楚汉争霸的最后胜利,建立了大汉王朝。自此以后,中国人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人。汉人、汉学、汉语,凝聚了中国人的心。
与农民起义相类似的是“谋反”。在统治者看来,起义是大逆不道,谋反、政变则是犯上作乱,二者都是目无王法,要取原来的朝廷而代之。毋需讳言,这样的行为是统治者无法容忍的。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看来帝王和贼寇是势不两立的。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掌握着国家的各种资源,可以为所欲为,总是幻想千秋万代;而寇要想成为王,也只有效仿王在成为王以前的做法。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寇成为王的也不乏其人。
在古代和近代社会,为什么接二连三地发生农民大起义?为什么有的人不甘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要把自己的名字和“谋反”联系在一起?是人心思变,还是别有所图?
和农民起义一样推动了历史进程的是学生运动。与农民运动不同的是,农民运动贯穿着人类的整个古代史和近代史,并且都是用暴力来反抗当时的统治者;学生运动主要发生在近现代历史上,并且一般情况下是用游行、示威、请愿等和平方式。可当学生运动违背了统治者的意志,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无情的镇压。
世界上的人口确实是越来越多了,但没有必要为此忧虑。社会越发展,很多人越为了享受生活,反而不愿意多生孩子,甚至不愿意生孩子。马尔萨斯曾主张用战争和瘟疫来消灭人口,如果把瘟疫和战争做一比较,那二者性质上的不同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但要拒绝战争,也要防止、防范各种瘟疫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喜欢战乱与冲突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