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陈松早已得知了耶律指颜派来信使的事情,对他们来京都的目的心中已有猜测。此刻皇帝所言,与他心中猜测基本一致。
得知皇帝提出的条件后,陈松当即表态道:“陛下此举甚是高明,只是契丹局势复杂,三万兵力是否足够,还需谨慎考量。”
也就是他,倘若此刻站在延禧殿内的是魏征,一定会极力反对皇帝出兵契丹。
对于陈松的担忧,秦狄笑道:“三万精锐之师,加上耶律指颜麾下的大军,足以横扫契丹。”
听到精锐之师,陈松试探性的说道:“陛下是想委派李存孝将军统兵前往契丹作战?”
皇帝未语,只是轻轻点头。
陈松又道:“那与契丹信使接下来的商谈,陛下有何指示?”
秦狄眉头轻挑了一下,随后闪露出笑意:“朕准备派你去与他们谈,务必将朕的条件落实到文书之上。你只需记住一点,朕的条件已是最大的让步。”
陈松当即表态:“请陛下放心,臣定会为我朝争取更多利益。”
言罢,陈松告退离开,前去与那三名契丹信使继续商谈,拟定文书。
契丹信使虽心有不甘,但面对陈松的强硬态度,也只能步步退让。陈松巧妙地抓住信使急于得到大汉援助的心理,又额外争取到了一些小的权益。
方针已经确定,陈松要做的只是完善些细节和具体章程,差不多一个时辰后,此事彻底敲定。
带着拟定好的文书与信使,几人再一次来到延禧殿。
秦狄看了看,并没有什么问题,顺手递给了范天雷:“用玺。”
用玺完毕,秦狄将文书递给契丹信使,道:“回去告诉耶律指颜,只要他遵守约定,朕自会与他相安无事。若是敢阳奉阴违,突厥便是契丹的下场!”
“陛下的话,小人一定带到。吾王真心与大汉交好,定不会作出不义之举!”
信使接过文书,再次跪地谢恩。
秦狄:“陈松拟旨,传令李存孝,统三万羽林卫前往契丹驰援耶律指颜。双方乃协作作战,可审时度势发号施令,耶律指颜对我朝大军无号令之权。”
陈松领命,即刻去拟旨。三位信使听闻大汉即将出兵,强压内心喜悦,等待着陈丞相拟写圣旨。
很快,措词后的完整旨意便送到秦狄手中御览,然后便是加盖皇帝玉玺。
直到亲眼看着玉玺落下,契丹来的这几位信使终于松了口气,脸上的焦急被显而易见的兴奋之色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