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遍儒家经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但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对君子的要求:“君子远庖厨”、“君子坦荡荡”、“君子固穷”、“君子成人之美”……
那对小人有什么要求呢?没有什么要求了,所有经典都没说,可能在圣贤眼中,普通人只是种地干活的工具,并不值得关心。
这种差异,并不是宽容,更像是傲慢。孔孟特别看重社会精英的引领作用,认为少数人代表了普遍的意识形态,却没有看到,这些千千万万的“小人”才是社会道德的普遍表现。而且,只对君子做出这些那些的要求,很容易让人陷入道德上的虚无主义——我没有道德,你就别想道德绑架我;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最后谁也不遵守道德,造成全社会的道德沦丧。
除了小人,女人更是得不到传统道德的尊重。从始至终,传统道德始终不能平等对待女性。
在思想层面,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要么对女性不做任何道德要求,要么就是男女完全是基于一套不同的道德标准。如果说君子与小人都是男人,只是根据文化水平和影响力,而视为两个不同的阶层,那么男人和女人,则完全被他们看成不同的物种。
有句抱怨女性的话说了几千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但在客观事实上,能把女子与小人并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舆论层面,对女性的污名化无处不在奸”、“妄”、“婪”这些负面词汇,全部都带有女字部首,其实都是在给女性贴标签。
在制度层面,建国以前,中国一直实行一夫多妻制,甚至在部分朝代,女性甚至是一种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男人之间彼此赠送小妾是一种时尚,这样的道德传统,本身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要冲破这种道德观念,我实在没想到,靠的不是思想的改革,而是男女比例失调,中国的丈母娘将女性的地位提高了,但其实换句话说,其实是将女性的生育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