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就此平息。当张凌峰准备重新认可林尘的才华,并将其列为头名状元的消息传出后,果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些朝中大臣听闻此事,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林尘出身卑微,即便有些才华,也难登大雅之堂,恐不足以服众。
“科举乃国家大典,关乎朝廷颜面,怎能让一个寒门子弟位居榜首?这成何体统!”一位老臣在朝堂之上,言辞激烈地说道。
“是啊,自古以来,状元之位皆为世家子弟或名门之后所得,如今若破此例,恐坏了祖宗规矩。”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面对众人的反对,张凌峰心中虽有压力,但想起苏文渊的教诲以及林尘的才华,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诸位大人,科举之目的在于选拔贤才,而非论出身贵贱。林尘虽出身寒门,但其文章见解深刻,提出诸多利国利民之策,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若因出身而将其弃之,实乃国家之损失。”
然而,张凌峰的话并未得到众人的认同,朝堂上反对之声依旧此起彼伏。就在局势僵持不下之时,苏文渊站了出来。
“诸位大人,且听老夫一言。”苏文渊的声音虽不高,但却极具威严,瞬间让朝堂安静下来。“科举制度,旨在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以治理天下,造福百姓。林尘之才,老夫已亲自见识,其对治国理政、经济民生、人才选拔等诸多方面,皆有独特且可行之见解。若仅以出身门第来评判一个人的才能,那我朝之科举,岂不成了徒有其表之虚设?”
苏文渊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想当年,前朝太祖皇帝,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之才华与智慧,推翻旧朝,建立伟业。若以诸位大人之观点,太祖皇帝岂有机会成就一番霸业?再者,当下国家内忧外患,正需像林尘这样不拘一格、勇于创新之人,为国家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若因世俗偏见而错失此等人才,诸位大人能担得起这误国之责吗?”
苏文渊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让在场大臣们一时无言以对。一些原本坚决反对的大臣,心中也开始动摇。
此时,一直未表态的皇帝开口了:“苏爱卿所言极是。朕即位以来,一直致力于选拔贤能,振兴国家。科举乃选拔人才之重要途径,不应被出身门第所束缚。林尘既有如此才华,朕相信他定能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张爱卿,此事就按你之意办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帝的话,如同定海神针,彻底平息了这场争论。张凌峰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遵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