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郡和武安郡还有大草原中间,把骑兵调到石门郡,那是肯定不会对蜀国或者秦国动手,他们自然不需要担心了。
放下心来的各方势力,除了依旧派人保持对石门郡的监控之外,更多的还是投入到了各自的计划之中。
蜀国就不说了,在西北三郡损失了40万大军,可是心疼坏了,都是多年精心操练出来的老兵、精锐,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补充。
从其他郡、府抽调了10余万卫军,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各地都需要主力卫军驻防,若不然就要引来他国的入侵,损失的大批府军就只能重新征召。
重建府军的将领和部分老兵都比较好说,从各部队抽调就是了,偌大的蜀国,有着不少将领等着出头上位呢,根本就不缺人才。
新征召的新兵蛋子,经过将近半年的操练,如今只能说勉强算得上是个兵了,不再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了,可距离恢复到之前那支府军乃至卫军的战斗力,还差着很远。
练兵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优秀的将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核心的,但还有一个要素,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后勤补给。
严格操练兵马,对于士卒体力的消耗可是极大的,没有足够营养的补充,如何能够维持士卒的身体,光靠馒头、稀饭,没有充足的肉食,练不了多少时间,就要把人给彻底练废。
以蜀国的底蕴,真要不惜代价地操练一支兵马,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这次要重建的乃是府军,按照惯例,户部只会承担一半的钱粮,剩下的都要靠当地衙门来解决。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当初为了支持蜀国大军入侵秦国,边境的几个郡府可是将府库都给掏空了一半,虽然数十万部队在武安郡大肆劫掠,抢夺了不少的钱粮。
可这些东西大头是落入了青龙卫等几支卫军手中,几个郡府获得的好处有限,还不够弥补出兵的损失和消耗。
真要是蜀军占据了武安郡,这点损失自然也就算不得什么,正所谓墙内损失墙外补嘛,只要能够掌控武安郡一年半载的,损失的钱粮也就都能够弥补回来了。
但叶白异军突起,将入侵的蜀军全部赶了出去,从天庸关过关而来的数十万蜀军全军覆没不说,他们好不容易在武安郡抢夺的钱粮,还没有能够运回蜀国就被叶白反抢了回去,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损失这么大,这几个边境郡府掏空家底,也不过是重新征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