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新浪、联众游戏、腾讯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先后创立。
内地互联网的创业企业,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民营企业,在1998年的时候,已经是内地在大力积极支持发展的了。
但现在才是1987年,民营企业的合法性还没有确立,只有特区允许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试点设立,这时候去大谈互联网创业创新,就太过超前了。
内地现在无论是从计算机保有量、通讯基础设施,还是各种制度政策上,还都不足以支持去搞什么互联网的全面商业化。
而且,内地改开初期,很多方面其实是在学习和效仿灯塔的,这也不需要去讳言,毕竟此前内地并没有太多搞市场的经验,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本就是必然要走的路。
灯塔的互联网商业化尚需要再酝酿几年,内地更不需要太着急。此时内地还没有一定要在某些方面,反超灯塔的必要,低调紧跟在后面,积累真正的工业实力,才是更正确的道路。
当周主任问起互联网商业化的问题时,陈兵只是描述了一下,互联网商业化大概的路径。
“伯伯,您也看到这个科学期刊网的吸引力了。
万维网技术最大的突破,就是把很多的信息,都能够全面搬到了网络上,方便用户去浏览查询。
只要这些信息本身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够飞快的吸引大量的用户上网。
这就使得互联网有了与广播、电视、报纸一样的信息传播功能,而且能够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加的广泛,能够吸引的用户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当有了足够多的上网用户之后,互联网一定会与广播、电视、报纸一样,可以成为广告的投放渠道,这会是一条很明确的商业化路径。
至于其他进行商业化的模式,我现在暂时还无法去做太多的预测。
但量变一定会带来质变,当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上网的用户数量达到一个足够数量级的时候,一定会有更多的商业化模式出现。”
陈兵只明确说了广告这一个商业变现路径,这就够了。虽然内地现在的广告还很便宜,但广告业已经在迅猛发展了,这条商业路径,在座的人都能轻易的理解,也能很快的接受。
“小陈,那你认为,面对这种很快会到来的互联网商业化趋势,我们内地应该做哪些准备?”
“基建。
伯伯,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都是建立在信息传播基础上的,而这种信息传播都要以网络通讯设施为基础,没有足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