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过渡期,陈兵一方面在积累英豪的内部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逐步接手内地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这个话听起来有些大,但却绝非夸张。
内地半导体产业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了,过去三十多年,都是由财政在进行支撑的。
到了改开的初期,内地的财政撑不住了,就只能进行了全面的收缩,虽然历史上也搞出了几次半导体领域的重点工程,但实际效果就没必要再去多讲了。
陈兵这两年,在内地明确了两年建一个半导体厂的计划,并且真金白银的在向里面砸钱,不仅是在工厂里投钱,与很多科研院所也在进行诸多的技术联合研发,其实就是在用这些私人的投资,来接替内地财政对半导体产业的投入。
从财政支撑,转向民营资本主导,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是各种思想观念的转变,并没有那么的容易。
过去两年,陈兵与那些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的时候,其实作出了许多的退让,也花了不少的冤枉钱,就是为了能够平稳的渡过这段特殊的转折期。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内地的市场化改革也全面拉开了,因为观念保守而存在的那些障碍,也正在慢慢的消失,至少不能再拿出来,成为桌面上的理由。
两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但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尤其是在80年代,内有改开的高速推进,外有全球电子科技产业的全面爆发的背景下。
英豪自身的实力,经过了这两年多的发展,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从资金实力上说,83年的时候,英豪的几大核心业务其实都还在起步期,虽然都已经开始赚钱,但赚钱的能力还差的很多。
那时候,雅达利刚刚倒下,英豪的游戏业务还正在拼命的在争取上位;PC产品刚刚推出一年多,其实是在跟随着整个PC产业刚刚开始导入市场;至于英豪的通讯产品,同样是刚刚进入市场不久,还处于试验推广阶段。
当时为了去收购RCA的半导体和电视部门,陈兵还要去找汇丰、渣打、花旗借贷,但现在英豪的这三大现金业务都已经彻底的稳定了,即使每年在大笔的花钱进行各种研发和投入,账上仍然趴着大量的现金,根本就用不完。
从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地位上说,83年的时候,英豪还只是接收了RCA的落后技术,距离主流的半导体制程,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