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对于早期互联网技术的演进细节,其实了解的没有太深入,内地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是1994年,互联网已经开始进入了商业化阶段,陈兵即使后来从事行业研究,也没有去重新仔细研究过早期的技术历史细节,只是在诸多的资料中,看了一些发展脉络。
陈兵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所谓的信息互动需求,其实是一种很宽泛的说法,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多。
例如,最简单的互动需求,就是用户名的注册,用户的登录等。这些其实在我们之前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中,都是有一些技术储备的。
再比如,已经发展了很久的论坛BBS,其实也是给用户,提供了信息上传的界面,这其实也是信息互动的一种。
这些分散的,多种多样的小需求,其实是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小软件工具来逐个解决的。
而这些小工具,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接口,嵌入到我们的万维网网页上的。
再往前推导一步,这种接口,如果不仅是连接了这些小工具,而是直接联系一些程序或是数据库,就能实现更多的动态化数据。
不过这种接口模式,其实是把我们的页面,当成了展示信息的前台,真正运行的程序或数据库都是掩藏起来的,只不过是通过我们的页面,来展示数据结果罢了。
如果要真正实现网页的动态化信息交换,其实最终的办法,可能会指向一种新的计算机程序语言,然后把这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直接嵌入到网站来运行。”
陈兵描述的这种计算机程序语言,毫无疑问,就是指向了那个着名的语言,JAVA。
历史上,JAVA是灯塔的Sun公司在1995年正式推出的,一经推出就很快被广泛的接受,并最终成为了一种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
JAVA最早的渊源,其实是针对嵌入式硬件开发的一个语言系统,只不过在早期的商业推广上并不成功,后来才被改造应用在了WEB领域。
听到陈兵提到要开发专门的语言,直接就让求伯军兴奋了起来。“陈哥,你是说我们公司要开发自己的计算机程序语言?”
求伯军的兴奋不是没有来由的,计算机语言可以说是所有计算机产品中,真正的基础性构建,一旦一种计算机语言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带来的话语权,是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的。
毋庸讳言,计算机的发展源流在灯塔,而计算机语言,作为人与计算机对话的工具,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