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U盘是不需要任何驱动器等外接设备的,只需要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即可。
U盘与软盘一样,可以很方便的反复擦写,而且携带方便。可以说,U盘发展到后期,已经全面碾压了的性能。
而且进入90年代后,互联网正式兴起,随着互联网通讯速度的不断提升,软件从网络上进行下载,便利性也日渐提高,再次从另一个维度,对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最后的结果就是,从PC的标准配置中,逐渐的消失了。只剩下一些对信息保密性比较高的应用场景,还在继续使用。
电子产业里,其实类似这样的过渡性技术,非常多。
例如数码相机、MP3等,都是曾经风靡一时,然后在高峰期,被新的技术迅速替代,急转直下,快速被边缘化。
陈兵知道这种产品,只是过渡性的,注定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但这并不妨碍,陈兵利用这种过渡性技术,去提升产品的性能,攫取阶段性的利润,并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范围。
因此陈兵对于和飞利浦、索尼共同推进应用,表现是非常积极的。
至于十几、二十年后,用更积极的态度,去拥抱新的替代技术,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
早期的光盘是只能读写的,等到推出比较廉价的光盘刻录技术时,其实已经接近了世纪末,那个时候距离光盘技术被全面替代已经不远了。
光盘技术,在短短的二十年产业寿命中,其实也是在不断进行升级的。
从早期的CD,到VCD,再到DVD,都是在致力于提高存储容量、读取速度、存储信息质量,但却并没有出现技术的本质变化。
在光盘产品的整个产业生命周期中,光盘更多的是以工厂预先灌录了信息的形式在出现,更多实现的是信息分发的功能。
而对这种信息分发功能依赖比较高的,其实是各种计算机软件和影音娱乐载体。
英豪现在已经是全球事实上的最大软件供应商了,而且英豪又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发行平台,是必须要掌控光盘技术,来对这些业务进行支撑的。
而反过来,光盘在分发信息时的便利性,也能够对英豪的这些业务,产生极大的推进。
光盘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成为PC的标准配置,不是没有原因的。
可以说在90年代,光盘技术才是,各种软件、影音娱乐产品能够大量销售,最重要的硬件技术支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