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发达水平、工业基础诸多方面,其实两个城市是不相上下的。
而且两个城市一样,都是内地长江水道上的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长江是内地沟通东西的重要黄金水道,但也是隔绝南北交通的巨大屏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内地此时还没有后世的经济实力,能够在长江上建起上百座大桥,此时最重要的两座沟通南北的长江大桥,就在建康和江夏。
不过综合评估下来,江夏却有一项优势,是明显超过了建康的,那就是对其他地区的辐射能力。
江夏九省通衢之称可不是白叫的,对于周边几省的辐射能力是要远超过建康的。
而且英豪其实之前,在建康已经设立了一个电视机显像管的工厂,在建康已经有了不小的布局。
最终,陈兵将这一次的建厂城市,选择在了江夏。
陈兵在内地建厂,一向是对土地需求很大,这到不是陈兵想要趁着土地便宜,去大规模的圈占土地,然后等着地价增值。
陈兵建厂需要土地大,主要是为了将来的产能扩充做预留。
陈兵在考察这些城市,这些城市自然也在调研英豪,而英豪过去在特区和沪海的投资经历,也让江夏方面极为信任。
英豪在特区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工厂,仅仅是英豪的产业园区,都已经有了两个,员工人数更是多达几万人。
而在沪海,陈兵不仅设立诸多的工厂,雇佣了大量的员工,而且与沪海当地上下游的厂商,互动也极为密切,对沪海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同样突出。
这次英豪决定把IC工厂放在江夏,江夏自然是希望,英豪能够产生同样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
江夏对于英豪这个项目自然也是支持力度极大,虽然直接给出的工厂用地只有200亩,但在英豪的周边,却同样预留了不少的土地。
双方的这次投资签约规格极高,甚至首都的一些相关管理口,都派出了足够级别的人来参加签约仪式。
英豪之前大力投资的特区、沪海都是沿海城市,东部沿海城市在吸引外资上,是有先天优势的。
江夏在内地的地理分布上,其实已经是中部的城市。这次英豪在江夏进行的投资,其实是内地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些首都各管理口的人,前来出席这个签约的仪式,也是为了明确表达这种支持态度。
陈兵这一次出差,时间又是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