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方媒体之上。
英豪现在财大气粗,这些招聘启示,全部都是占据了一页完整的版面。
而且英豪也与各家媒体谈好了,这些招聘广告的刊登周期,直接就是包年广告。
未来的一年中,这些报纸之上,每天都会有英豪的招聘广告出现。
以这种空前的宣传力度,即使是那些不太关注时事新闻,甚至对生活琐事全不关心的技术怪才,也一定能够收到英豪大量招聘技术人才的信息。
陈兵这么大力度的投放招聘广告,本来真的没有多想。只是为了保证,英豪的招聘信息,能够触达那些目标人才的眼中。
但实际效果上看,这些广告的效果,居然首先是使得英豪的形象彻底的出圈了,成为了真正被全国家喻户晓的牛逼企业,而且没有之一。
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是因为英豪的广告上,直接列出了给予研究院技术人员的最基础待遇。1000元/月,是英豪给研究院研究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种最低工资,不是给那些高级专家、科学家的,而是给那些助理研究员的。
这个最低的工资标准,在每页广告上,都被加粗加黑,字体放大,成为了广告上最突出的部分。
这种最低的工资标准一出,立即就成为了,内地街头巷尾全民热议的话题。
即使是那些没有跟技术工作无关的人,甚至很多大字不识的文盲,也会在闲聊打屁的时候,讨论几句英豪的招聘广告。
实在是英豪给出的标准太高了,1000元,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年工资收入水平。在英豪这里,却变成了月工资的最低标准。
而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在大多数的普通人中,自然你引发了关注和热议。但并没有引起什么强烈的不满,反而受到了普遍的赞同。
内地的普通人,其实一直对有知识的文化人,都是高看一眼的,对于这些技术人才,能够获得远高于他们的收入,其实也一直觉得理所当然,十分合理。
这段时期,内地已经有不少小商小贩先人一步发达起来了。
英豪招聘的都是技术人才,大多数普通人都很清楚,这其实跟他们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他们就是觉得这样的收入分配比例才是应该的,合理的。
甚至很多人,主动拿着英豪的广告,去给身边亲戚朋友中,搞技术的人看,还主动去劝说他们去应聘一下试试。
万一应聘上了哪?那可是只要一年时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