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亿港币,而英豪持有的市值,也超过了40亿港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英豪收购香江电灯用了30亿港币,而且全部是用的现金进行交易,在这个过程中,英豪居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对外融资。
这代表什么?代表英豪的账上趴有大量的现金,可以随时调用。
再算算历次英豪对外收购的交易总额,英豪仅是这些可查的收购动作,在这两年里就花出去了超过15亿美元,换算成港币就是超过了100亿。
这是什么概念?一看媒体给出的对比案例,就清楚了。
80年的时候,包船王击败了怡和彻底掌控了九龙仓,那一战中,包船王总共调动的也就是30多亿港币。
所有的香江人都知道,包船王和李超人能够成功收购九龙仓和和记黄埔,是因为背后有汇丰银行的支持,在两人的几次资本市场运作时,都从汇丰获得了大笔的融资。
但英豪却完全不一样,英豪这次收购三家公司,调动了这么多资金,居然没有向汇丰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用的居然都是自有的资金,这就太夸张了。
媒体经过仔细的调查,已经证实了英豪一直很少从银行进行贷款,唯一的一次大规模贷款记录,就是在两年前,从几家银行贷款了二十亿港币,而这些贷款也早就还清了。
换句话说,英豪的所有资产,几乎都是净资产,其中还包括了数量巨大的现金。
香江的富豪很多,但大部分富豪家族持有的都是各类的资产,而且在银行有不少贷款,真正让某一家一次性拿出几十亿现金来,没有几家拿得出的。
就凭这些外界能够查的到的信心,香江的媒体,给英豪的资产进行了估算。
各家估算结果不尽相同,基本上都是在50亿美元到100亿美元之间。
没有一家的估算是低于50亿美元的,而且媒体还特意说明,这种估算,算的是英豪集团的真实净资产。
如果英豪未来进行上市,英豪的资产价值,还会向上翻至少三到五倍。
这个估算值一出,很多人甚至都要把,香江首富这顶大帽子,直接扣到陈兵的头上了。
香江媒体的估算其实是比较靠谱的,英豪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确实太能赚钱了。
从英豪成立以来,陈兵都选择的是高速增长的新市场,每年利润都是按照几倍速度在增长的。
仅仅去年英豪在海外市场的利润,就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