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见面,就在旧金山的一家中餐厅,两人都是华人,陈兵干脆就按照华人的习惯,直接约饭而不是一起喝咖啡。
陈立武别看学的都是理工类专业,而且是学霸型的人物,但其实性格还是比较文青的。
陈兵前世与陈立武一起吃过几次饭,这次跨越了时空见到年轻时的陈立武,也颇有唏嘘之感。
陈兵与陈立武握手坐下之后,也没有多客气,而是很直接的提议,“我带了一坛二十年的绍兴黄酒来,一起小酌几杯?”
陈立武听到陈兵的提议,先是略微愣了一下,陈兵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太不灯塔了,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大家都是华人,没必要守着灯塔的习惯。
他笑呵呵的答应下来,“好啊,绍兴黄酒,我以前只是在书里读到过,还真没有喝过,你这居然还是20年陈的,这次算是有口福了。”
陈立武此时还没有机会到内地去,不过作为华人,对内地其实充满好奇,听说陈兵是内地出来的,自然向陈兵打问起内地的情况。
两人随意谈谈说说,又有佳酿助兴,很快就熟络了起来,陈兵也就很自然的说起了找陈立武的目的:
“立武,你应该对我们的英豪有一些大概的了解,我们现在在大力的投资半导体产业。
其实半导体产业个范围极宽,我对很多的半导体相关领域都比较看好,但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做。
我看到灯塔这些年,风险投资的模式发展的很好,就想要弄个专门的半导体早期投资基金,现在正缺一个帮我管理这个基金的人。
不知立武兄是否愿意来屈就?”
陈立武既然转读了MBA,其实就是已经从纯技术领域,转向了商业管理,对于做风险投资自然是有兴趣的,之前也尝试过兼职一些投资的职位。
不过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要继续了解清楚陈兵的想法“半导体确实是潜力巨大的行业,我也很赞同你的想法,看好这个方向,你要设立投资基金,准备投资多少钱?”
“第一支基金,我不准备设的太大,还是以练手为主,3000万美金吧。”
陈立武稍微晕了一下,你这说的是人话吗?3000万美金的基金还不算大?现在的美金可是很值钱的,许多创业企业能够拿到百万美金级别的投资,就可以原地起飞了。
现在还是1984年,正是灯塔从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全面转型的时期,美元的发行量远没有后世那么大,投资基金的规模也小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