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有这三位老师在前面领路,他们的弟子自然在EDA领域就可以获得更高的起点,也更容易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陈兵要在EDA领域大规模的布局,自然是对这三个行业领路人,以及他们的学生们有诸多的想法。
这三人中,陈兵最熟悉的就是胡正明,赛思灵的FPGA产品一公布,陈兵马上就去拜访了胡正明教授,而且带了十片FPGA芯片,作为礼物。
能够用芯片做礼物,也就是那些技术男才能做出来的事情,不搞这个方面的人恐怕很难理解这种行为。
“教授,这是我们英豪推出的第一款芯片,FPGA,还请您品鉴品鉴。”说着,陈兵就将一盒芯片推到了胡正明面前。
与很多其他领域,学界与产业界经常互相鄙视不同,半导体领域,学界于业界的关系极为密切。
半导体行业,很多人也经常在学界于业界职位之间,很丝滑的进行转换,例如眼前的胡正明,历史上就担任过几年台积电的技术官。
胡正明作为学界的大佬,对于业界的消息非常的灵通,FPGA虽然是新产品,但其实他早就看过FPGA的详细资料了,对于这个新产品的设计思路也很认可。
他拿起盒子,没有急于打开,只是隔着透明的外包装观察了一下,就笑着答道:
“谢谢,我本来还想去你们的赛思灵公司,申请几片试用样品的,没想到你就主动给我送来了,这可让我省了不少事。
你们这个FPGA的资料,我已经简单看过了,创意很有特色啊,这种可灵活编程的特色,在许多应用领域一定会很受欢迎的。
而且,你们这个FPGA芯片,对于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同样价值很大。
我们经常有很多的创新想法,但要进行实验,又成本太高,有了你们这个FPGA,我们的很多想法,就可以很方便的先进行一些前期的思路验证。”
陈兵与胡正明几次接触下来,对于胡正明的性格已经颇为了解,知道他是比较醉心于技术的人,并不太喜欢与人绕来绕去,就不多兜圈子,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教授,我们这个FPGA的产品,不是那种适合于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产品,但对于很多创新性的研发,确实能够起到一些助力。
不过,我们这个产品,现在是刚刚推出来,还远说不上成熟,其实还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