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技术方面,在向灯塔发起挑战。
很自然的,霓虹就成为了,内地要引进先进技术的来源地。何况西方的很多知识体系,先在霓虹被消化一遍,再吐出来给其他亚洲地区,是有历史习惯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内地在从霓虹引入技术的过程中,其实并不愉快。
霓虹不仅限制了很多技术的出口,只允许对内地转让落后的技术,而且在要价上,还狠狠的抬高了价格,可以说每一次交易,都砍的血淋淋的。
更让内地许多人不满的,是霓虹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一副极度傲慢的态度,似乎与内地交易,本身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内地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很急迫,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忍气吞声的达成了交易,但这不代表内地对此没有意见,其实许多人早就怨气满满了。
加上一些历史的原因引起的情绪,英豪要打击一下霓虹的彩电行业,是内地许多人都乐于看见的。
而且,从客观上说,英豪的这个降价行动,也是对内地有巨大好处的,不仅节省了很多的外汇,还能满足内地市场对高档彩电的巨大需求缺口。
至于要求英豪,转让电视技术和合资建立彩管生产线,甚至只是附带的要求而已。没想打,这个要求,其实与陈兵自己的意愿也同样不谋而合。
内地的家电市场太卷了,辛辛苦苦其实赚不了几个钱,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会亏本。
陈兵对于家电市场一直兴趣不是很大,但对于扶持内地家电企业的崛起,兴趣却是极大。
相对于家电市场本身,陈兵更关注上游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家电行业规模崛起的越快,对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的拉动能力才越强。
英豪现有的电视技术,都是以CRT为基础的,但陈兵却知道,CRT技术的寿命其实已经没有多久,是即将被淘汰的技术,与其把这种技术偷偷摸摸藏起来,不如尽快把它扩散出去。
至于建显像管生产线,更是陈兵打击霓虹彩电行业的重要后续手段之一。
在历史上,内地出现了数百家电视机品牌,即使卷到最后,也仍然有十几家品牌在分享市场。
但内地的显像管厂商有多少?恐怕很多人都只能说出一两个名字来。
90年代,内地的电视厂商已经开始大规模内卷,但大部分是组装厂,有自己的显像管产线的厂商凤毛麟角,这也是为什么曾经有某家厂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