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霓虹产品一大节。
受到霓虹的产品价格冲击之后,灯塔厂商市场份额丢失,对于新技术研发的投资减弱,才进入了恶性循环,最终一蹶不振。
RCA把制造转移给英豪之后,其实在生产成本上,已经比霓虹电视机更有优势了,过去一年多,RCA已经将产品价格,陆续调整到了与霓虹产品同样的价位区间。
虽然RCA前几年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质量上已经略微落后于霓虹的产品,但产品品质的差距,还没有大到丧失竞争能力的程度。
RCA可是灯塔本土品牌,而且长期宣传形成的品牌认知还在,在同样价格进行销售之后,RCA的市场份额马上就稳住了,不再持续下滑,甚至开始小幅的回升。
过去一年,RCA的价格调整动作,是小幅逐步进行的,但市场的反馈,却是证明了价格才是,电视机这种消费产品,最犀利的竞争手段。
霓虹的制造成本比灯塔低,而内地的人工成本低廉,英豪生产的电视机比霓虹又低了很多。市场的主动权,其实早就落入了RCA和英豪这一联盟之手。
发动价格战是要牺牲利润的,原本陈兵并没有主动发起大规模价格战的打算。
英豪的产能虽然很大,但出货方向包括了灯塔、东南亚和内地,并没有太大的出货压力。
但东芝的挑衅,使得陈兵不得不作出凌厉的应对。不让霓虹厂商明白,挑衅英豪要付出代价,这些霓虹厂商只会继续变本加厉,来找英豪的麻烦。
RCA的本土品牌,加上英豪的低成本制造,在灯塔市场发动价格战,直接就占据了全面的优势。
霓虹的电视厂商向来是价格战的高手,很快就判断出,只依靠价格战,他们已经明显落在了下风,会非常的被动,只能寻求改变竞争策略。
这次霓虹厂商,则是买通了一些媒体,开始报道RCA已经不是纯粹的灯塔品牌了,RCA的电视机生产,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内地。
霓虹厂商的这种宣传战,其实是很阴险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灯塔人对内地认知,其实一直是被引导的。
如果给RCA供货的,真是内地的那些电视厂商,这种宣传绝对能起到很大的抹黑作用。
但可惜,他们这次的对手是英豪。
RCA并没有回避这种恶意的宣传报道,而是直接对外公布了,英豪作为供货商的身份。
英豪在灯塔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过去几年,英豪的计算机已经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