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的变化,两人还根本一无所知。
其实对于大部分技术人员来说,他们在很多产品技术的研发中,思考的都是很单纯的技术价值,至于商业回报、名声名望之类的,都是附带的衍生结果。
两人都是那种很典型的技术人员,仅是这种技术作用上的展望,已经足够让二人毫不犹豫答应,接下这个庞大的研发任务。
“陈总,这个系统很庞大,有很多底层的架构要进行设计,您希望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成果?”严援朝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询问具体的研发计划。
“不急,这是一个长期大大型研发项目,三年吧,我希望你们三年之内,能够把这个系统搭建完善。只要1987年年底之前,你们能够把这个系统完整拿出来就可以。”
听到陈兵给出了三年的研发周期,严援朝心里的感觉,其实颇为矛盾。
这个显示系统需求描述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实际上要做出来,需要涉及的东西非常的多。
陈兵给了三年的时间,说明陈兵对这个系统的开发难度,是有充分预计的,这就让严援朝这样的具体研发人员,能够更从容。
搞技术研发,很多时候特别怕那种外行的领导。明明对于技术的理解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研发的难点所在,拍拍脑袋,随意就定下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研发计划。
但同时,听到陈兵给出三年的研发周期,严援朝又多少觉得有点被小看了,居然给出了这么久的期限。
要知道,英豪到现在才成立三年多,已经推出了操作系统和诸多应用软件产品,还没有听说哪个软件项目是用了这么久进行研发的。
软件是非常典型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领域,同样的软件开发工作,在天才手里也许几天就能够完成,但落到庸才手里,可能几年都做不出来。
陈兵给的周期是三年,但严援朝可不想真的要用到那么久,他是希望能够尽快出成果的。
“陈总,团队和资源配置哪?”严援朝暗下决心之后,继续问道。
“这个项目,是我们英豪接下来,最重要的软件研发项目,也会是等级最高的研发项目。
你们两个会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具体的工作团队,你们自己去挑选,我给你们最高的权限,需要那个程序员加入,你们尽管提,公司一定会全力的支持。
我会先调一个小型的办公楼给你们,里面至少放个三、五十人是没问题的,如果空间实在不够了,我再给你们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