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可是眼前这一片小麦的涨势,却让朱载圳有了一种亩产超过五石的感觉!
\n
若是天下的田产都能如此,哪怕只增加一石的产量
\n
朱载圳不敢想象下去,这一刻他连呼吸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n
朱载圳立刻对着朱载坖跪下一拜,“臣弟恭贺皇兄得如此神器!”
\n
朱载坖呵呵一笑,扶着跪在地上朱载圳起来,又伸手帮他拍了一下身上的灰尘,“这是太上皇在位时的功绩,朕不过就是捡了太上皇的好处而已。”
\n
朱载圳当然不会信朱载坖的这句话,作为锦衣卫首领的他,自然也知晓这些年来的内外朝政,乃是地方上的用人用兵,皆都出自他的这位仅比他大了几天的皇兄之手。
\n
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朱载坖的横空出世,天知道如今的大明会是何等艰难的境地。
\n
要知道当初嘉靖皇帝当政的时候,京师连修外城的银子都拿不出来,还是严世蕃投机倒把的想到了盐税。
\n
可是盐税就收了一年,就被挪用到了他处,根本就没有真正用在京师外城的修建上的。
\n
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皇兄提出了“京师特区”的构想,不仅一下子解决了京师外城修建无银的窘境,还为大明创造出了一处不输于江南富庶之地赋税的京师特区税务办法。
\n
使得朝廷光靠京师特区获得的财税,就足以抵得上原来大明三分之一的国库收入。
\n
后来华州大地震,使得整个北方崩碎,山西陕西河南等地都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大地震的毁坏。
\n
也是朱载坖在这个时候力挽狂澜,组建了北方建设银行,还从大明联储担保借贷出来的五千万两白银,作为重建北方的重要起步资金。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