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n
现在作为穿越者的朱载坖,虽不敢说自己见过多少真正的民间疾苦,了解过多少的问题本质。
\n
但最起码朱载坖是能够明白,治天下并不是一件嘴上说说的事情,是要切实的拿出一些相应的办法和对策的。
\n
要不然,就天天的看着别人写给他的一摞又一摞的奏疏,又召集着一帮同样没有下乡考察过民间实际问题的高级官员,在宫殿里夸夸其谈的制定出一些脱离实际的政策,就以为能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就以为大明可以长治久安天下无事。
\n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
\n
要知道即便是信息科技无比发达的未来世界,很多时候都不见得能将执政的政策制定到算无遗策的地步。
\n
很多时候那些拥有更多信息更多数据的高级官员们在制定某项政策的时候,他们也是要各种评估,各种取舍,才能最终制定出一件可能行之有效的政策。
\n
所以要指望信息、交通和科技如果不发达的大明朝,就靠着从天下各地收集来的奏疏,靠着一帮子从未离开过衙门几步的翰林老爷,就把天下给治理的井井有条,这说出去都不敢有人信。
\n
因此,朱载坖必须尽可能的完善官员的评估和考核机制,将很多原来模糊不明的考核问题具体化,将原来那些说不清规则的评估方法也细则化。
\n
只有如此,朱载坖才能让那些糊弄百姓,糊弄朝廷,糊弄皇帝的躺平官僚们,没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陷入到工作的焦虑状态之中,让他们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既定事实和既定规则!
\n
所以,张居正的考成法就必须搞,而且还要大搞特搞,使其变成大明未来官场都必须要遵守的必须规则!
\n
——————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