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作为未来能够带领出如此庞大的军队,必然会选择想要进朝廷,得官职。
【黄巢一心想着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可多次考进士却屡屡不中,全部落榜。】
【最后,黄巢无可奈何的离开长安,回到家乡继承祖业,成为了一名贩卖私盐的商人,经过几年的治理,成为了当地盐帮的首领。】
【然而,在其离开长安之际,他曾做了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在长安一现,便在永远地消失了。】
【而此时唐朝的君臣们还沉浸在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和平景象当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大唐新的危机开始了。】
——
汉朝初年。
刘邦品着这几句诗,笑意不止,眼中尽是欣赏之意:“黄巢这几句诗当真是气势宏大,虽然文辞并不华丽,甚至有些朴素。可却是让人心情激荡,胸中充满豪情壮志。”
唐朝的科举制度居然能漏掉如此人才,只能说时也命也,腐朽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
——
唐朝,贞观年间。
别的朝代的皇帝们或看戏,或看中黄巢此人,而唐朝的诸多皇帝们则纷纷咬牙切齿,尤其是在晚唐之前的唐朝帝王,能写出这样优秀诗文的人居然会屡试不第?
一两次倒是有可能出现偏差,可次次不中,足以证明晚唐时期的世家贵族们对朝廷把控的愈发放肆了!
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人才根本无法进入朝廷,手中没有实际权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